周人是我國古代民族中一支富有智慧和創(chuàng)新性的民族,對中華民族文明化進程作出了重要貢獻,他們所創(chuàng)造的“敬德”、“禮樂”、青銅器等文化至今還對我們有可利用的價值。所以探討周文化的特質,對我們進一步認識和理解周文化內涵,建設中華民族現(xiàn)代文明具有重要意義。
奮進性。周人是一個開拓奮進的民族。《詩經·魯頌·閟宮》云:“后稷之孫,實維大王。居岐之陽,實始翦商?!边@四句詩的意思是說,周人從古公亶父時起,就開始立下了“翦商”之宏大志向,暗地里開始了翦商的準備工作。經過太王、王季、文王三代近百年的經營,通過發(fā)展農業(yè)、手工業(yè),推行德治,使岐周成為商末西陲地區(qū)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和文化中心,為周人實施翦商準備了必需的人力、物力、財力和軍事力量。西周王朝建立后,實行分封制,“以藩屏周”;制禮作樂,以整肅社會秩序;平叛“三監(jiān)”,以融合東夷民族,建立起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”的統(tǒng)一(主要指黃河中下游地區(qū))的王朝國家。
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展出的列鼎列簋 祝嘉攝
創(chuàng)新性。《詩經·大雅·文王》云:“周雖舊邦,其命維新?!币馑际钦f周人建立的邦國雖然很古老,但它肩負的天命卻在于革新?!案锕识π隆本褪菍χ苋藙?chuàng)造創(chuàng)新精神的概括。根據(jù)郭沫若考證,是周人首先提出了“惟德是輔”“以德配天”的思想理念。其“德”字最早出現(xiàn)于成王時期的班簋,其后康王時期的大盂鼎也出現(xiàn)有“德”字。當然,周人提出的“德”相較我們今天所說的“德”在外延上要廣泛得多、內涵上豐富得多。它不僅包括今天我們所說的道德倫理,還涉及習俗、習慣等。周公將“德”運用于政治生活之中,即所謂的“敬德保民”,成為西周統(tǒng)治者的治國理念和國家之策。與此同時,史傳周公在“損益”夏商禮制的基礎上,“制禮作樂”,創(chuàng)新禮樂文化,這種禮制影響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多年。同時,政權交接上確立了“嫡長制”,在國家體制、管理上推行“分封制”,在生產方式上實行“井田制”,在制度設計上體現(xiàn)出“民本”思想等。這一系列理念、制度的設計和創(chuàng)立,不僅適應了當時的社會發(fā)展需要,而且對推動西周社會的文明化進程起到積極作用,直至影響了整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制度建設。
游客參觀單五父壺和逨盉 祝嘉攝
包容性。“有容乃大”“厚德載物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和文化基因,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特征。而它的來源是與周人分不開的,是周文化的重要特質之一。周人的包容性主要體現(xiàn)在兩個方面:其一,善于吸收“異質”文化,以取長補短,創(chuàng)造創(chuàng)新適合自己發(fā)展的先進文化。鄒衡先生在《漫談姜炎文化》一文中說:“姜炎文化與姬周文化的結合形成了先周文化;先周文化又不斷吸收商周文化的遺傳因子而成為西周文化。”孔子在《論語·為政》中亦曾說過:“殷因于夏禮,所損益可知也;周因于殷禮,所損益可知也?!闭f明周文化是周人在不斷吸收、改造異族異質文化的基礎上而創(chuàng)造出自己的文化。出土的周代青銅器就是最好的說明。這是周人為我們樹立的創(chuàng)造性轉化和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的典例。其二,在人才方面周人善于吸引“異族”包括敵對族的人才為我所用。“文王訪賢”的故事流傳很廣。這里說的“賢”人是指姜太公。太公是屬于姜姓族人,被文王發(fā)現(xiàn)后委以重任,命以軍事顧問,武王稱其為“師尚父”。據(jù)《史記·宋微子世家》記載微子啟是商紂王的庶兄,是商末王室之重臣,因多次勸諫商紂王無果,遂外逃隱居。商朝滅亡后,因其賢能而被周武王封于宋地(今河南商丘一帶),成為宋國的開國君主,擔任周朝的史官,其家族也由此在宋地扎根繁衍。除此上面所說二人外,殷人還有太顛、閎夭、散宜生、鬻子、辛甲之徒亦“皆往歸之”,并得到周王室的重用。
游客參觀墻盤 祝嘉攝
和諧性。“敬德保民”治國理念的推行,使岐周社會呈現(xiàn)出一派和諧景象,“耕者讓其畔,民俗皆讓長”?!妒酚洝ぶ鼙炯o》載:西伯(文王)“篤仁、敬老,慈少”,“積善累德,諸侯皆向之”。因而“諸侯皆來決平”。“虞、芮之人”爭地畔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。為地畔虞、芮之人找西伯“決平”,但入界看到岐周人人之間彬彬有禮、互敬互讓,“皆慚”,“遂還,俱讓而去”。古公亶父三代所營造的和諧社會,一直延續(xù)至“成康之際”,使“天下安寧,刑措四十余年不用”,即其意說“民不犯法,無處置刑”。“成康之治”成為古今史學家津津樂道的鼎盛社會。
自律性。周人也是一個具有自律性的民族。自遷岐后,從太王、王季到文王,不僅嚴以律己,繼承先祖后稷之“令德”、公劉之“業(yè)”,“積德行義”,被“民皆歌樂之,頌其德”,而且告誡王親族戚、子嗣士人,以禮約束,“務在節(jié)儉,毋多欲,以篤信臨之”。滅商后,周公吸取殷商統(tǒng)治者因“風氣奢華,酗酒亂德”而導致滅亡的教訓,讓康叔(康王)發(fā)出戒酒令,以防衛(wèi)地(殷商故地)重蹈紂王“酒池肉林”之覆轍。周公不僅要求自己“一沐三握發(fā),一飯三吐哺”,當好“公仆”,而且“以王命告”,作《召誥》《洛誥》《無逸》,以告誡成王要自力親為,要“君子所,其無逸”,即不要貪圖安逸享樂;作《康誥》《梓材》以告誡康叔要尚德慎罰、敬天愛民,施行明德、和睦殷民,努力完成先王未竟之事業(yè)。
總之,周文化博大精深、源遠流長,蘊含著豐富的價值觀念、道德規(guī)范和治國智慧。深入挖掘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思想精髓、精神文脈,創(chuàng)造性轉化創(chuàng)新性發(fā)展,對我們今天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發(fā)展我們今天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無疑具有深刻的啟示和借鑒意義。(寶雞日報)
?。ㄗ髡撸夯魪┤?,寶雞炎帝與周秦文化研究會會長、研究員。)
編輯:李雪彤
國家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1120180004
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
違法不良信息舉報:0917-3376965 郵箱:baojijb@126.com
中國互聯(lián)網舉報中心 手機舉報app下載 網站自律管理承諾書 涉企舉報專區(qū)
陜西互聯(lián)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-63907150
地址:寶雞市行政中心投資大廈9樓 聯(lián)系電話:0917-3376965 郵箱:bjnews@163.com